合格投資者提示
根據《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第五條,投資管理資產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于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 (一)
    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 (二)
    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 (三)
    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我是合格投資者
取消
【消保課堂】個人貸款篇
發布時間:2023/06/27
來源:
貸款合同的關鍵要素是哪些?

(一)貸款額度。貸款額度是金融機構給予消費者的可貸額度,分為授信額度和貸款金額。授信額度是指金融機構授予消費者的最大可貸額度,消費者在這個授信額度內,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支用的數額為貸款金額。

不同貸款種類在確定借款人的貸款額度上會有所不同,如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會根據各地區的購房政策,確定首套房、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購買房產的總價值與最低首付比例之差為銀行的最高可貸額度,再結合申請人的收入、資信等情況確定實際可貸額度。而個人經營性貸款,一般會給予借款人總的授信額度,在授信額度內,消費者根據經營用途按需支用。

(二)貸款利率。貸款利率的高低直接代表了消費者利息成本的多少。隨著利率的市場化,不同貸款種類、不同機構間貸款利率報價并不完全相同,在申請貸款時,要“貨比三家”,多問多了解,同等條件下選擇利率相對優惠的機構,可以節約貸款成本。

(三)貸款期限。貸款期限是從貸款發放到最后還款日的期限。不同的貸款種類的貸款期限也各不相同,如個人住房貸款的期限最長可達30年,而個人經營類貸款中,許多貸款期限僅為1年。貸款期限過短,會加大短期資金償還壓力;貸款期限過長,又會增加貸款利息等貸款成本。在自主選擇的范圍內,金融消費者要根據自身還款能力合理選擇貸款期限,如辦理住房按揭貸款時,要確保家庭月收入歸還每月按揭后,有足夠資金用于生活所需及應對不可預測事件的開支。

(四)還款方式。還款方式是貸款本金和利息的償還方式,不同貸款種類對應的還款方式也存在較大差異。如住房按揭貸款主要有等額本息、等額本金兩種還款方式,等額本息每月還款額相同,等額本金指每月還款本金相同、利息遞減,合計還款額逐月遞減。如個人經營性貸款、消費貸款有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法,按月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等多種方式。

(五)提前還款條件。消費者在貸款期間提前歸還貸款資金,客觀上會增加銀行機構的財務成本和運營成本,部分銀行機構會在合同中對于提前還款行為進行限制,如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提前還款費用、規定提前還款的最低金額和最高頻率等。金融消費者在簽署貸款合同前,要向銀行機構咨詢相關情況,認真閱讀相關條款,以便貸后合理安排。

(六)逾期罰息:借款人在借款合同約定到期日內未歸還貸款的,從逾期之日起,銀行將會對逾期的貸款加收一定比例的逾期罰息,逾期貸款的罰息率一般按計罰息之日的貸款利率加收20%-50%計算。對于消費者來說,按時歸還貸款本息很重要。貸款逾期不僅會增加罰息支出,同時還會影響個人的信用記錄。


辦理貸款時要注意哪些陷阱?

(一)非法機構虛假營銷。部分不具備貸款資質的機構,通過撥打電話、散發廣告等方式,向社會公眾推銷貸款產品。這些機構打著正規銀行辦理貸款的名號,以“快速、秒批、低利率、無門檻”等為誘餌進行虛假貸款宣傳,但實際并無貸款資質和貸款能力,客戶通過其辦理貸款申請,可能會被收取高額中介費、保證金,甚至可能陷入套路貸的陷阱。

(二)個人信息不當泄露。辦理貸款時,應與正規金融機構直接對接,由本人直接辦理相關手續,謹慎交由第三方代辦,不要輕易向第三方提供個人資料信息,避免個人證件被第三方用于非法用途或個人信息被第三方機構泄露。

(三)綜合借款成本過高。部分貸款機構除了貸款利息之外,還收取手續費、服務費等其他費用。在分期還款的情況下,貸款本金不斷減少,但分期手續費用卻保持不斷,實際借款成本會遠高于名義分期手續費率。金融消費者要將貸款涉及的各類成本和費用都考慮進來,綜合計算實際借款成本,合理判斷是否需要接受貸款條件。

(四)捆綁銷售金融產品。部分貸款機構在客戶申請貸款時,要求客戶購買理財、基金、保險等與貸款無關的金融產品,否則不予發放貸款,或者將提高貸款利率。此類行為設置不合理的貸款條件,是典型的捆綁銷售行為。


通過網絡辦理貸款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網絡貸款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除了銀行機構提供網絡貸款服務外,部分互聯網公司也提供網絡貸款服務,有些不法分子也參與進來,通過網絡貸款的形式發放高利貸和套路貸,嚴重損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辦理網絡貸款的過程中要堅持“四個注意”:
1、注意識別貸款機構。要始終通過正規渠道和正規平臺來申請貸款,貸款前要核實貸款實際發放機構是誰,其是否具備貸款資質。對于來路不明的貸款APP和貸款二維碼等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申請貸款,避免泄露個人信息或陷入貸款陷阱。
2、注意費用支出項目。一般貸款除支付借貸本金及利息外,無其他額外的支出,在申請貸款時需注意貸款到賬前是否支付相關費用,如中介費、手續費、擔保費等隱形費用,如要提前收費的,一定要謹慎支付,要求對方提供收費標準。
3、注意利息水平表述。一般銀行等貸款機構表述均為年利率,不排除有些非銀行網絡平臺上表述為日利率、日息、月利率等,請先轉換成年利率以便進行對比。
4、注意合同關鍵要素:一般網絡貸款在貸款額度生效前,需借款人最終確認貸款電子合同,包括但不限于貸款人、貸款金額、利率、期限、還款方式、提前還款違約金、貸款到期日等,以上信息均需仔細核對,知曉并無異議后再最終確認,一旦合同生成,即產生法律效力。


如何保護好自己的信用?

個人信用很重要,不良記錄都會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響:1、影響申請貸款,如果有嚴重不良征信記錄,在銀行就無法貸到款,甚至信用卡也辦不了;2、影響出行,如果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可能就無法乘坐飛機、高鐵等;3、影響就業,很多大公司在員工入職前會進行背景調查,如果查到有不良征信記錄,將無法入職;4、影響家庭,不良征信記錄除了對自己有影響外,對家庭也有一定影響,比如夫妻雙方之間有一方有不良信用記錄,那么另一方想貸款買房買車,也可能會被拒絕。

如何保護好自己的信用:一是妥善保管身份證件,身份信息不要隨意提供給他人,防止他人冒用本人身份辦理業務,產生金融債務。二是貸款或信用卡消費要量入為出,管好自身財務狀況,避免因無法償還欠款而產生的不良記錄;認真履約,在貸款還款日之前,足額存款到還款賬戶,保持良好記錄。三是個人基本信息發生變化時,要盡快聯系銀行更新信息;經常核對信用卡狀態,避免卡片被盜而產生欠款。四是如為他人擔保,首先要深入了解被擔保人的資信狀況,慎重考慮后方可決定;在簽署合同時需看清貸款擔保條款,確認自己的責任,最后在放款后要及時提醒被擔保人按期足額還款,避免逾期。

對于非個人原因造成的信用記錄受損,如果當事人持有異議,可以持個人有效身份證件,親自或授權委托他人及時向業務發生機構或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征信查詢網點提出異議申請,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以便進行有效驗證即可,后續如有結果,經辦機構將及時進行回復。


本文節選自《浙江銀行業保險業金融知識宣傳手冊》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看无码,被按摩师玩弄到潮喷在线播放,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欧美JIZZHD精品欧美